Conversation
推荐10部最适合练口语的美剧
我看过超过100部, 超过2000集美剧, 认真练习过超过100集美剧
以下是我认为最适合练口语的10部美剧:
这10部美剧基本都属于情景喜剧中较为生活化的美剧,或者生活剧中较为轻松愉快的美剧
初级篇
Felicity-温馨的大学校园剧, 格调清新, 语速慢, 用词贴近生活, 是最合适初学者的美剧.
Parenthood-温馨的家庭生活剧, 情节感人, 语速适中, 剧情和对白都极其生活化, 真实地道.
Desperate Housewives-大名鼎鼎的生活剧, 肥皂剧, 语速适中, 用词上被称为美国中产阶级口语的典范.
中级篇
Friends-经典的情景喜剧, 轻松活泼, 语速适中,
Modern Family-情景喜剧新秀, 风趣而温馨, 语速适中, 最大的优势是伪纪录片的形式让对白更加真实口语化.
Raising Hope-描述工薪阶层生活的喜剧, 格调温暖, 语速适中, 最大的优势在于对白中上绝对少有很难的单词.
It's Always Sunny in Philadelphia-语速超快的情景喜剧, 情节多荒诞和恶搞, 非常贴近美国年轻人说话风格
Brothers and Sisters-温馨感人的家庭剧, 生活剧, 语速适中, 对白精彩.
高级篇
Everwood-感人至极的家庭剧, 语速稍快, 用词极有品味, 难度颇大.
Will and Grace-语速超快的情景喜剧, 对语言的把玩可谓极致, 难度很大.
-------------------------------------------------------------------------------------------------------------------------
2014年12月补充 美剧和其他学习材料相比的劣势:
对于绝大多数想通过美剧来提升英语口语的人来说, 美剧对你太难了.
以前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读美剧剧本, 做笔记, 把一些精彩的口语表达整理出来; 我们整理了几百个这样的表达, 比如muscle in on the act, catch sb. out, fish or cut bait.当时觉得很酷的表达, 回头看发现自己根本就达不到使用这些表达的水平. 如果你只是把这些很酷的美剧中的表达记下来, 那么基本上它们对你的口语没什么帮助.
-------------------------------------------------------------------------------------------------------------------------
2015年3月26日补充 我已经不再推崇用美剧作为口语教材, 目前我教学中使用的是这几部教学片:
1 Direct English
新概念作者亚历山大晚年的巅峰之作, 一共216课, 每课都是1-2min的小短剧, 生动有趣, 权威性, 系统性和地道性都是上乘之选.
2 Connect with English
纵横美国, 又称新世纪走遍美国, 一共144课, 每课都是3-4min的小短剧, 讲述一个年轻女孩Rebecca追逐自己音乐梦想的故事, 故事感人, 用语地道.
3 Family Album
走遍美国, 这个就不介绍了.
4 新概念一
上边的几个材料难度还是偏高了一些, 如果你是四级基础的话还行, 如果你基础非常薄弱, 那么先从新概念一开始比较合适. 不要认为新概念一的用语不够口语化, 虽然他们不是那种take a hike, give me a high five, we gotta go那种听起来很酷的东西, 但是它其中的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do you have any..., I'm afraid that I can't...等等这些其实才构成了你日常口语词句表达的中流砥柱.
教学片的优势如下:
1 和美剧一样有画面, 有情节, 有趣, 用词地道真实, 难度稳定.
2 相比美剧而言, 难度大幅降低. 而这个难度才是适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练习口语的难度.
3 会把日常口语的方方面面都涵盖进去, 并且编写比较具有系统性.
我在口语教学中, 看到我的学生们最大的口语误区:
1 选择材料时根据是否能听懂读懂来选材, 而不是根据是否能说出来选材
其实说白了就是眼高手低. 许多人认为美剧中那些很酷的俚语才称得上口语, 认为美剧的对白才值得自己模仿, 认为新概念一和走遍美国里的对白简直是小儿科. 而在我看来, 新概念一和走遍美国这种材料中的单词, 短语, 句式才是我们应该去吃掉, 去努力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材料. 除非一套材料其中的词句, 你基本上可以游刃有余, 信手拈来地拿来用, 那才可以说明那个材料对你是偏简单了. 记住是拿来用, 不是拿来读.
2 认为发音好的人口语好, 认为练口语80%的时间应该花在让自己发音听起来更像native speaker
这其实是很普遍的情况, 如果我给你看2个人说英语的视频.
a 发音非常好听, 但其实说的东西很简单;
b 发音不好, 甚至口音重, 但是遣词造句则非常好, 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的很清楚很细腻.
我问过的大部分人都会认为a口语好. 在我看来这是误区.
对于99%的人来说, 发音做到清晰易懂即可. 要想练到让别人听你说话以为你是ABC, 那太难了.
我认为每个童鞋练口语的时候应该把80%的精力投入到提升自己的词句表达能力, 让自己能游刃有余地说出来更多的单词, 短语, 句式, 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发音的地道.
3 我的词汇量不够, 我先去背单词吧; 我的语法不太好, 我先去把语法补一补吧
每个童鞋目前其实都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 有不少自己认识的, 能看懂的单词, 句子, 语法.
我建议应该先想法子把这些自己能看懂的东西, 变成自己能说出来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 去认识新的词汇, 去搞懂不清楚的语法. 这样不会那么枯燥.
想提高口语, 那么就用现在的词汇量和语法开始练, 而不是等到半年之后你有5000词汇量之后.
4 以朗读, 跟读, 模仿, 背诵作为训练口语的核心方法
我曾经也是这样练习的, 那时候我迷恋的是疯狂英语.
信奉的是: 口语是体力劳动. 重复一个句子100遍, 一定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
我朗读, 跟读, 模仿, 背诵了许多东西. 超过100篇演讲稿和课文, 超过500分钟的美剧对白.
我承认这对于发音, 语调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但是我不得不说: 这也就仅仅是在练习发音语调而已.
并不是真的在练口语. 在我看来. 练口语的核心是"把更多的自己认识的单词, 短语和句式变成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说出来的单词, 短语和句式", 而以上的几种训练方式, 对此贡献甚小.
5 认为跟老外用英语聊天就是在练口语, 如果不是跟老外用英语聊天就不是在聊口语
能够有机会和老外经常性地说英语, 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好处的.
但我需要指出一点: 如果你每天跟老外聊30分钟, 那么你必须有足够的相应的输入量才行.
我们都知道去了国外生活多年的人口语还算是ok, 我们都说那是有英语的语言环境.
记住这个环境是两个方面: 保证足够的输入量, 保证足够的输出量.
如果平时你没有输入量, 那么即使每天开口, 效果并不好.
还有一点我也要说: 去国外生活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我称之为"survival State".
他们可以听懂许多东西, 也能在很多场合下进行交流, 但是他们只能进行比较superficial的交流, 难以深入交流. 在我看来, 原因就是: 他们每次开口, 都使用自己最为熟悉的那些单词, 短语和句式, 最终他们能够熟练驾驭的东西很少, 能够真正表达的东西很少.
如果你和你的外教在聊天的时候, 发现自己似乎说不出来多少东西, 总是在用那些最基本的词句, 而许多自己平时认识的单词, 短语和句式都压根没有说出来过, 那么你认为你如何能够把那些自己没能说出来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呢?
输出量不仅仅是指说英语的时间. 而且要指你说出来了多少单词, 短语, 句式.
如果你说了100小时英语, 但总是再说最简单的那些自己已经滚瓜烂熟的东西, 那么意义很小.
说完了误区, 那么怎么做才对呢? 以下是我的口语训练理念, 欢迎大家探讨. 这也是我在教学生口语的过程中奉行的原则:
主要有5个层面的输出
朗读
跟读(一句一跟读, 同步跟读)
看中说英(看着中文, 自己说英文, 录音, 然后比对答案)
复述(把课文用自己的话转述)
自由发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去说)
这5个层面的输出都是在练口语, 但是实际练的东西和效果相差很远.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形式, 但基本是这些形式的变体.
这5种形式从上往下, 难度依次升高.
难度升高的同时, 练习取得的效果也依次增大.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假如有一篇课文, 里边包含了10个单词, 10个短语, 10个句式, 有5个童鞋.
a 能够把课文流利的读出来. 那么这10+10+10=30个语言点, 他达到了朗读的水准
b 能够把课文同步跟读. 那么这30个语言点, 他达到了更高一个水平的掌握, 自然效果更好
c 能够把课文看中说英说出来, 那么这30个语言点, 他达到了更高的一个掌握, 你可以试试, 看中说英比同步跟读要难的多.
d 能够把课文复述出来, 那么这30个语言点, 更进一步了, 这个比看中说英又难了不少.
e 能够自由发挥, 在毫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 把这30个语言点说出来, 那自然是最理想的, 说明你达到了最佳的掌握程度,但往往这种情况下, 你可能会只说出来10个, 剩下的都说不出来.
我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 是以 看中说英+复述作为训练的核心方法, 承担了帮助大家"把认识的单词, 短语, 句式变成自己能说出来的东西"的任务, 辅以少量的跟读训练, 承担了"提升大家语调和语速"的任务.